所況介紹
微電子研究所(以下簡稱“微電子所”)的前身——原109廠成立于1958年。1986年,109廠與半導體研究所、計算技術研究所有關研制大規模集成電路部分合并為微電子中心。2003年9月,正式更名為微電子研究所。 微電子所的戰略定位是:中國微電子技術創新的引領者和產業發...
黨委書記、副所長(主持工作):戴博偉 副所長:王文武 副所長:曹立強 黨委副書記、紀委書記:趙志剛
機構設置
科研工作
人才隊伍
研究生教育
黨建與創新文化
工 會
團 委
婦委會
科學普及
院地合作與產業化
微電子所堅持“企業為主體、市場為導向、產學研結合”方針,進行機制體制創新,探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新途徑,提出了“全方位開放合作,將微電子所建設成為推進產業技...
微電子所長期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,在電子信息領域取得了極為可觀的知識產權創造和應用成績,同時培養了一支專業的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隊伍,為高價值知識產權培育運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為了面向全產業進行服務,更好地推動產業的知識...
組織研究部門與地方、企業、高校的科技交流與項目合作。組織推進以對外投資為主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及產業化,與地方政府成立并建設集成電路產業園,策劃和組織京外院地合作項目。負責院地合作協議的審...
基金工作主要是結合研究所實際和產業發展態勢,探索創新鏈、產業鏈和金融鏈結合的產業化發展模式,帶動產業資源、資本和市場資源等與科研的結合,盤活微電子所科研成果,進一步推動成果轉移轉化,產業...
信息公開
中新社澳門8月16日電 (記者 龍土有)8月16日,中國科學院集成電路創新(澳門)研究院啟動儀式在澳門舉行,中國科學院、澳門特區政府相關領導出席了儀式。
該院由中國科學院微電子所與豆萁國際投資集團(澳門)控股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成立,旨在深化粵港澳合作、推進大灣區建設,立足于粵港澳大灣區完善的金融、市場及人才環境,借助澳門在國際專業人才方面的聚集優勢,快速推進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布局研究及開發。
中國科學院微電子所所長葉甜春表示,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,是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。中國科學院集成電路創新(澳門)研究院將大力研發新的技術,全力打造大灣區國家集成電路技術創新中心,為粵港澳大灣區集成電路設計與制造產業提供高水平的服務。
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對中科院集成電路創新(澳門)研究院落地澳門表示歡迎。他指出,全力打造大灣區國家集成電路技術創新中心是國家發展的需要,澳門政府一定要配合國家所需,發揮澳門所長,讓澳門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中。
豆萁國際投資集團(澳門)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紀軍稱,澳門作為全球自由港,對于吸引全球的人才、資金等資源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。在此基礎上,通過在廣州、澳門、橫琴三地選址聯合建設大型集成電路項目,對于澳門發展集成電路和高科技產業將產生積極的影響,為澳門產業轉型、多元化發展開辟了新的方向。
(來源: 中國新聞網 2019年8月16日)
綜合信息